比如前一些天上演的直播帶貨“三國殺”:
羅永浩入駐抖音,首播3小時帶貨1.1億;
快手主播辛巴三徒弟@蛋蛋帶貨4.8億;
淘寶直播薇婭,全球首次直播賣火箭。
但其實,這些驚人成績的背后不單單是主播們的功勞,背后還“藏”著很多鮮為人知的新職業。
現在,這些新職業正在成為成為當前zui火的職業之一。
據@智聯招聘 前一陣子發布的《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》顯示,在春節后直播行業招聘需求逆勢增長132.55%,平均薪資達到9845元。據@天下網商 爆料,有公司開出月薪6萬、一年16薪的豐厚條件也招不到合適的人才。
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直播帶貨背后都有哪些新職業,它們的真實情況又是怎樣的?
一、直播帶貨背后的新職業
在很多人看來,做直播帶貨就是去“做主播”,但實際上除了主播外,在直播屏幕還藏著數量更多的幕后崗位——直播運營。 @智聯招聘 經過大數據統計、分析后,在《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》用了三個詞來形容現在直播行業:“門檻低”、“薪資高”、“需求大”。 在招聘網站上,都看到不少類似“無經驗,健談即可,男女不限”的招聘信息,工資最高甚至能開到1.5W。
1)直播帶貨都有哪些幕后崗位?
那么,直播運營都有哪些崗位?做什么的?工作內容具體是什么?總的來說,直播運營可以分為“前端”和“后端”兩大類。
①直播運營的前端
什么叫“前端”呢? 簡單來說就是:在直播時,配合主播“賣貨”。 比如說,大家都比較熟悉的@薇婭 直播助理@琦兒。
在直播中,@薇婭 負責介紹講商品的重要信息,比如商品賣點、使用體驗、帶貨文案等。而像什么“引導關注”、“截屏抽獎”、“優惠信息”、“產品基礎功能”等這些不需要@薇婭 發力的次要內容,都是@琦兒 一遍一遍地口播。 助理和主播的關系,就像對口相聲里的捧哏和逗哏,分工明確互相配合。
除了大家相對熟悉的直播助理外,前端運營還有很多不常出鏡的角色。
比如“中控”。
看過直播的同學應該都知道,在直播時會有非常頻繁的商品上下架、紅包發放、優惠券發放、活動報名等操作,這些都需專門的運營人來操作,而負責這項工作的就叫做中控。
再比如“場控”。
他們相當于直播間的現場“導演”,負責把控整個直播間的整體氛圍,配合主播順利開播。比如在直播間里回答觀眾問題、屏蔽垃圾信息、廣告信息、踢人拉人……
有些成熟的直播間里還會有專門的執行策劃,負責主播玩法培訓、玩法設計、腳本策劃等。
②直播運營的后端
如果說前端運營是一個完全的“新崗位”,那么直播運營的后端崗位算得上是“半新”的崗位了。
為什么這么說呢?
盡管直播帶貨屬于新興的營銷場景,但對于運營來說,直播帶貨的底層邏輯依然符合AARRR模型(拉新、激活、留存、轉化、傳播)。
直播間里的前端運營更多的是負責轉化,但用戶哪里來?如何維護?如何提高用戶粘性?……這些問題依然存在,而負責處理這些問題的就是直播運營的后端。
比如說,為了維護粉絲提高用戶粘性,很多主播都會有自己的粉絲群。有時候,為了拉新也會去做裂變活動,所以就會有社群運營的崗位。同樣的,也就會有用戶運營負責整體引導用戶心智、言控、場外觸達……
再比如直播后一般都會有數據復盤,通過數據監控、分析,然后優化。這些工作往往是由數據運營負責。
當然,由于行業新興起,很多公司都還沒有形成標準化運營流程。所以不少小伙伴的實際工作內容,可能并沒有像上面說的那樣崗位清晰,但工作核心邏輯都是不變的。
另外,如果是比較專業的MCN公司的話,直播運營也會包括專門的招商部,負責招商和樣品管理。也會有專門的對應供應鏈的運營崗位。
2)關于直播運營的真實工作狀況
直播運營累嗎?
累,當然是累的。
很多時候說是休息時間,但還是會隨時拿起手機工作。
不單是后端累,前端的主播、場控也都很累。
行業內現在大部分機構、商家其實還沒有特別完善的運營機制,很多人都是身兼數職。
并且在實際進入一個直播運營團隊后,你會發現工作內容會因為團隊規模、預算、老板習慣的不同角色切換。
比如你正常是做后端粉絲社群維護,也有可能會兼任數據分析甚至可能去前端直播間幫忙。
不過這也并非是壞事,運營工作本身就要求我們成為“倒T型人才”:要縱向深耕專業技能,也要盡可能多的拓展職業邊界。
如果想要在直播帶貨行業快速升職加薪,專業能力和拓展技能都是不可或缺的。
比如下方的直播運營總監招聘的JD就要求總監:從前端直播把控,到后端用戶運營、數據分析都是必須掌握的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管是直播運營還是主播,他們的薪資大部分都是“底薪+提成”的形式。
換句話來說,就是如果帶貨數據好,那就是大把大把的賺錢。
比如@新零售經濟觀察 曾經報過@納斯機構 的一位場控,在旺季時月薪10W+ 都常有。
但如果帶貨數據不好,在薪資上就沒有任何優勢了。
二、直播行業競爭殘酷 主播境遇兩極分化
主播當然也是不得不提的一個角色。在直播帶貨中不論是前端還是后端,其實都是在配合主播,讓他們能更好的帶貨。
但在實際工作中,主播卻并非大家在屏幕里看到的那么光鮮亮麗,他們也面臨著極為殘酷的競爭,頭部主播和中尾部主播的境遇兩極分化嚴重。
1)頭部主播堪比明星,背后卻工作“連軸轉”
主播火嗎?實火。李佳琦、薇婭、辛巴,以及剛入場的老羅,每一個都自帶話題流量堪比明星。
主播賺錢嗎?非常賺錢。如李佳琦這些頭部主播,幾乎都是每年千萬的收入,有些成績好的腰部主播也能1個月賺上6、7萬。
但這些名氣、高收入背后,其實是殘酷的競爭和近乎“連軸轉”的高強度工作。
像李佳琦1年365天直播389場、6小時試了380支口紅試到心理陰影的故事早被大家熟知。有報道說李佳琦已經由一個人變成了算法,像一臺直播機器一樣運轉。
這并不是個例,幾乎所有頭部主播的工作狀態都是如此。
比如之前@深網 曾采訪過薇婭的日常,晝夜顛倒早就是常態:
每天的行程從下午開始,下午四點起床,用餐準備開播;
七點半開始化妝,八點開始直播,通常凌晨12點結束;
隨后復盤,和招商團隊開會,試用新品;
第二天清晨六七點下班,吃早飯,然后睡覺到下午,周而復始。
另外,直播本身算是“注意力經濟”的延伸:主播通過個人效應吸引用戶,在大流量的基礎上靠折扣、低價和消費場景來轉化。
但在注意力經濟下,每一位主播都不是不可替代的,所有主播都時刻有被替代的危機。
據《2020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》的數據顯示,現在有超過100萬個主播在淘寶上開播。有媒體估計,每天都有10萬場直播開播。
所以,即便是李佳琦、薇婭這樣的主播也往往“戰戰兢兢”,甚至一天都不敢停播。一旦停播,粉絲的注意力就可能會轉移,這對直播間的傷害是巨大的。
李佳琦兩天沒有直播就覺得“自己快完蛋了,粉絲可能都跑了”,薇婭也在多次采訪中透露過自己的焦慮“一天都不敢休息,一休息就會緊張。
2)行業競爭殘酷,中小主播被“大浪淘沙”
除了頭部主播,行業里那些我們根本叫不出名字的中尾部主播,面臨著更加殘酷的競爭。
首先是工作強度。
據 BOSS直聘報告《“帶貨經濟”從業者現狀觀察》(下面統稱《報告》)數據顯示,有近4成的主播每天工作時長為8-12小時,近兩成的主播連續直播超過10個小時以上。也就是說,相當數量的帶貨主播只要醒著就在面對鏡頭直播。
圖 / BOSS直聘
不單是工作時間長,很多中小主播因為身邊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撐,往往都是身兼數職、一個人當3、4個人用。
《報告》數據顯示,有44.3%的主播只有一個人。也就是說,從選品、寫廣告詞、妝發、直播、復盤……全都是主播自己在做。
圖 / BOSS直聘
然后是收入。
你知道在行業內,一個擁有近百萬粉絲的“準大V”能賺多少錢?
擁有92W粉絲快手主播@浩司MAX,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:
自己做主播已經兩三年了,一場直播最高的銷售額其實也就1萬出頭,在同行內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。
如果按照市面上常見的傭金比例,1場8000元銷售額、1個月直播25場來估算的話:
商家拿走銷售額的60%;平臺分走利潤的30%;機構和主播5:5分賬剩下的。
主播到手的錢差不多就是銷售額的14%,每場直播能收入1120元,一個月差不多能有 2 ~ 3 萬的收入。
雖然不低,但作為擁有90W+粉絲的主播而言,也遠沒大家想象的那么賺錢。
實際上,大部分的主播的收入真實收入可能更低,《報告》顯示有超過80%的主播收入都不過萬。 最后,“大浪淘沙”幾乎算得上是主播行業的常態了。《報告》顯示,有超過一半的主播都在考慮轉行。
每一天都有無數人夢想著成為李佳琦、薇婭的人入行,但也每一天都是無數人因為“熬不出頭”而被公司放棄,選擇離職或者轉行。
主播,絕不是你想象中的那般光鮮又輕松的職業。
三、結語
看到這里,想必大家已經對直播帶貨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現在,直播帶貨是一個正當風口的新行業,也藏著很多“升職、加薪、走上人生的新機會。我們每天都能在網上看到大量月入幾十萬、甚至上百萬的成功案例。
但實際上,這些成功人士的背后是更多的人乘興而來,落寞而去。
我們應該認識到:直播的成功并不只是機遇和運氣,而是主播、運營團隊靠著專業能力和體系化配合實現的。
大浪淘沙之后,再火爆的行業拼到最后,拼的也還是專業能力。